南京玉簾


<南京玉簾>

南京玉すだれ(なんきんたますだれ)

  第一次見到「南京玉簾」應該是在大阪愛染祭的時候(有點想念愛染堂那棵楊梅樹),有人來表演。我這個好奇寶寶問了好幾次它的名字,始終記不住。後來去今昔館玩耍的時候,看見同一組人馬在表演。又再度這什麼攻擊,並詢問哪裡可以買?藝人沒有直接回答我(或者我聽不懂),只是跟我說他使用玉簾品質更好,細緻度與手感比較講究云云。不過,回家時發現今昔館的周邊店就有賣啦,就算是玩具品質,也歡歡喜喜地買回家。

  「南京玉簾」跟南京到底有沒有關係呢?

  大陸、臺灣、日本很多用語都傳來傳去、互相影響。「達人」是中國古代傳到日本,日本再傳來臺灣;中國東北涮羊肉,傳到日本音譯成しゃぶしゃぶ,來到臺灣變成日式涮涮鍋,再回傳到大陸變成「呷哺呷哺」;更讓人搞不清楚的是大陸的土豆是臺灣的馬鈴薯,臺灣的土豆是大陸的花生米,日本稱作南京豆──頭應該暈了吧!

  凡是日本傳統文化活動,多多少少都受到中國古代影響。日本南京玉簾協會認為南京玉簾來自於傳統打擊樂器「簓」,是由108張小竹片或木板,連接成刷子狀,再前後兩邊加把手的樂器,甚至當作辟邪物。

  現在稱為「大道藝」(街頭藝術)的南京玉簾表演,最初其實是賣藥郎為了吸引觀眾的暖場表演(賣藥的歷史久到令人害怕),以前日本不表演胸口碎大石,也沒有搭著歌仔戲,而是用曲藝代替,應該可以在廣告史上劃下一筆。(笑)

  江戶時代,中國的糖果、陶瓷、船等等叫做南京糖、南京燒、南京船,連中國來的人都叫做南京人。南京玉簾的意思則是「連南京都沒有的神奇簾子」,宣傳著:在充滿了異國風情的舶來品之中,我的簾子更勝一籌呢!接下來就可以順勢大誇特誇自己賣的藥啦!

  現在的南京玉簾表演可見youtube影片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n7KpsjQPx8南京玉すだれ),玉簾的標準長度是一呎(33公分),簾子有結扣,可以變形成各種樣子。藝人要邊說唱邊「轉」簾子,很忙碌的唷!流傳下的歌詞有經典句子,但也可以自己增減,風格大概如下:

  那麼,那麼,那麼那麼呢,南京玉簾啊!稍稍伸長,稍稍伸長,看似浦島太郎的魚竿啦。稍翻過來……看見沒?

  那麼,那麼,那麼那麼那麼呢,南京玉簾啊!東海道有五十三站,中山道有六十九站,每個驛站不能沒有蕎麥麵館的招牌,……

  這個影片變化了釣竿、門、鳥居、炭燒小屋、鯉魚、瀨田唐橋、蕎麥麵館的招牌、風滿帆、如來佛祖、日美國旗、垂柳,是不是很多采多姿呢?要用歌詞串起他們,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哪!

  經典的造型在協會的推廣課程中,應該是「必修」,但我想應該還是有創意伸展的無限可能!多人合作成大棵柳樹,應該也很有趣的,讓我寄託一點新期待吧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